浅析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学生管理模式

点击数:672 | 发布时间:2025-08-08 | 来源:www.huimuke.com

    1、我院学生管理的近况及特征

    (一)我院学生管理职员配备的近况剖析

    学院是一所由湖北政府主办的具备铁路特点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现设有运输与管理工程系、机车汽车工程系、铁道信号与工程系、电子电气工程系、护理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公共课部、思政课部、继续教育学院等9个教学单位。其中六个系部在校生共计12455人。现在在职在岗的专职辅导员共计29人。全院自然班级数共计290个。其中运输与管理工程系76个班级、机车汽车工程系61个班级、铁道信号与工程系73个班级、电子电气工程系52个班级、护理学院18个班级、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0个班级。这就意味着我院有290个兼职班主任,兼职班主任主要由专任教师担任。

    (二)我院“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的特征剖析

    1.专职辅导员出现“断层”现象

    在我院29名专职辅导员中,55岁以上1名;40至55岁者6名。
    32岁以下者22名。这样来看,专职辅导员出现较为紧急的“断层”现象。一方面,年龄小的辅导员有激情、充满活力、可以与学生更好的打成一片,但缺少工作经验,有时考虑问题不是非常全方位,容易遗漏很多细节。而其次,年龄长的老师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考虑问题也比较全方位,面对突发状况也非常冷静,可以合理飞速的处置。但年长的老师可能精力不像青年那样旺盛,很难适应高强度的管理工作。

    2.兼职班主任实质管理工作困难程度大

    我院兼职班主任实质管理工作困难程度大主要体目前一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教师讲课任务重,加之科研、社会实践等很多方面的重压,弄的专任教师根本就无力分心到其他方面,加之班主任需要处置的事情纷繁复杂,这让很多班主任都苦不堪言。

    第二,部分应届毕业教师对我校管理规范不熟知,自己也缺少学生管理经验,导致没办法合理管理班级。对学生的种种突发状况不知怎么样处置,发生状况就直接交给辅导员。这样一来,没办法发挥两者整体用途。

    最后,我校因校址由武昌的徐东整体搬迁至江夏藏龙岛,因为基础设施还不是非常健全,暂时还无教职工宿舍楼,去往市内的交通也是极其困难。教职工上下班基本依赖通勤车接送,因此专任教师在没讲课任务的时间一般都不会在校坐班。大伙都了解学生工作突发状况不少,还有不少事情是有非常明确的时效性,而班主任在一周内又总有两至三天不在校,这样一来一定会给学生的管理导致负面影响。

    2、“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职权划分不清楚

    我院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都是在我院学生工作部(处)和各院系党总支一同领导下拓展学生工作的职员。这两者应该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更好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但在实质工作过程中,这两者的关系却比较尴尬。

    一方面,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的行政隶属关系不明晰。现在也没具体的规范来给出界定。年级专职辅导员在行政上是不是具备领导所带年级各兼职班主任的职权,或是两者之间行政上是平等的,并没明晰的讲解。因为职权不清楚,在实质工作中班主任一般会觉得,他们有哪些用途不大,任凭班级散漫进步,班级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就会直接推给辅导员,如此班主任工作流于形式,针对这种问题,辅导员一般只能勉为其难的请出更高中一年级级的领导如总支书记出面协调工作。长期以往非常不利于工作的拓展。

    其次,两者的职能有所重叠。虽然我院针对辅导员和班主任均有一些工作职责和工作条例。但就职责和条例来讲,本身就存在很多交叉点。虽然我院在每一个班级都配备了兼职班主任,但因种种缘由导致更多的职责还是在辅导员,辅导职员作一定会涉及到部分班级管理工作。辅导员非常难处置有效管理年级与防止班主任职权被架空的这一矛盾。

    (二)学生工作领导体系不明确

    我院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分别被校级职能部门即学生工作处(部)和系教学单位的党总支所领导。而兼职班主任多为专任教师,他们又被院系教学主任所领导。各级单位的职权有所不同,分工也不够明晰,对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安排出现很多交叉、重叠,很难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长期以往,容易使辅导员、班主任迷失方向,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

    (三)“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津贴待遇低且对“兼职班主任”无明确考核规范

    一方面,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大,天天需要坐班,而且下班后还要充当“消防队员”的角色,24小时待命,工作重压也相对较大。与不需要坐班、不当班主任的专任教师相比这两者的待遇基本相同,甚至在有的方面,专职辅导员的津贴待遇还低于专任教师。

    其次,我院对专职辅导员有“十个一”等工作需要,每一个学期也按期拓展培训,学期末也进行各种考核。而对兼职班主任的工作需要、考核规范等则少之又少。加之部分兼职班主任对学生看重程度不够,班主任津贴又实在微薄,致使兼职班主任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

    3、针对“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学生管理模式的什么时间建议

    (一)强化“专职辅导员”队伍,提升津贴待遇,健全职员配备,细化工作职责,明确晋升机制,提升专职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同属专业技术职位但晋升更难)

    第一,提升辅导员、班主任的津贴待遇,让大伙感觉付出是有回报。学生工作处(部)也要适合运用奖惩机制,将津贴与工作表现挂钩,勉励、促进大伙工作。

    第二,健全职员配备,要老中青搭配,男女搭配,尽可能将辅导员、学生人数比控制在1:
    150。 最后,辅导员与班主任均是大家高校教师队伍的要紧组成部分。这就需要领导培养他们,将他们纳入干部、教师培养计划中。对年轻辅导员老师要提拔重用并落实待遇,不断改变其福利待遇、晋升机制,解决其后顾之忧。

    (二)进一步明确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打造完善有关考核规范

    为防止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中出现职责重叠、相互推诿的现象,我院学工处(部)应针对两者职责分别拟定《辅导职员作职责》与《班主任工作职责》,让两者严格根据各自的职责拓展工作。对每一个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学期末、年终考核。考核结果全院通报并奖惩分明。

    (三)打造“专职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的协作机制明确分工

    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班主任是学生最亲近的人。亲自拓展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班级各项活动、各种奖项的评比等,而辅导员则更多是统筹本年级的全部工作。班主任是辅导员拓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帮助辅导员完成各项工作。

    从责任承担上来看,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辅导员为第一责任人,统筹全年级工作。而在学生学业上,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由于大部分班主任为专任老师,他们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专业优势,从学术角度给学生更多指导,使同学们对专业常识产生兴趣,打造出好的学习环境。

    在学生的平时管理方面,比如学生的奖、助、勤及评优评先方面,第一应该是由班主任公告本班完成初步评选,辅导员进行统筹采集并监督各班根据规章规范评选。当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状况时,重点还是要听取班级班主任的建议。这就需要辅导员和班主任发挥各自在管理教育中有哪些用途,加大合作和交流,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